疫情期间北京五十五中体育教学创新:初三年级学生以 football game 为主题的画作展示
- 时间:2024年06月29日 18:54|
- 来源:网络转载
高三学生返校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北京五十五中学是一所全国性校园足球重点学校,教育主任高佳在工作间隙,偶尔会往办公室窗外的足球场瞟一眼。按照学校的计划,体育课要到6月1日以后才能恢复,足球场上依然空无一人。但高佳的电脑里,却存满了几十幅高三学生以“比赛”(足球比赛)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虽然笔触稚嫩,却饱含着对足球的感悟、想象和热爱。
上周五,北京足协特意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展示了这些学生的画作,同时,五十五中也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些学生的作品摆放在学校的教学走廊里展示。
在高佳看来,这是五十五中在这次疫情期间体育教学创新的一大成果,更是自己教育生涯中一笔难得的财富。
高嘉曾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1995年至1998年效力于国安青年队。2002年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2006年入选中国沙滩足球国家队,在当年的沙滩足球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他在对阵阿联酋队的比赛中,用一记世界波攻入了中国沙滩足球国家队历史上的首粒国际比赛进球。大学毕业后,高嘉当了一名教师,随后于2011年进入北京体育大学读研。2015年,他被调到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工作。他现担任国际足联基层足球讲师、亚足联中国足协讲师。
从事教师工作后,面对从运动员到教师的转变,高嘉一直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思考如何通过“体育”更好地育人。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总结出12个词,分别是友谊()、乐观()、责任()、团队()、信念()、成就()、活力()、忠诚()、目标()、态度()、动力()、享受()。
这12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了“game”这个词。高嘉说:“这些单词背后,都有着与足球、与比赛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友情的定义是从小的队友,一生的挚友;乐观的定义是不怕失败,你就会收获乐观;团队合作的定义是时刻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态度的定义是拼到力不从心,拼到自己动手……”
高嘉认为,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是育人,从体育的角度向学生传授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虽然受疫情影响,体育锻炼暂时停摆,但即便是现在,孩子们也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在足球场上尽情玩耍。但高嘉认为,体育教育不能因此而停摆,他有责任结合自己的专业,探索疫情期间体育教育的新路子。
首先,线上体育课不能缺,高嘉为学生们制定了详细的线上体育课计划,让学生们在家也能坚持锻炼。其次,他还拍摄了可以在家进行的足球技术训练视频,让喜欢足球、体测选择了足球的学生们在家也能锻炼球感、提升技术,保持身体状态。
同时,高佳还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让学生们用家里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对体育、对足球的理解。
居家隔离不应该影响学生们的想象力。他把体育和艺术结合起来的想法得到了学校艺术中心的大力支持。艺术中心的曲燕担任指导老师,高佳总结的12个足球比赛关键词成为学生们自由选择绘画的主题。
高佳说:“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德育、体育、美育多元育人足球主题绘画作品,虽然疫情期间孩子们暂时远离球场,但我希望这种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进他们对友谊、团队合作、乐观等方面的理解。”
孩子们的画作迅速地交了上来足球主题绘画作品,有的用纸笔画,有的用平板电子画。有的孩子画的是2018年世界杯最后时刻C罗对阵西班牙队主罚任意球时的背影,诠释了进球;有的孩子画的是梅西在诺坎普进球后高举双手庆祝的背影,诠释了责任;还有的孩子画的是球员手捧世界杯奖杯庆祝胜利的场景足球主题绘画作品,诠释了成就……
一幅幅充满朴素想象的画作,蕴含着孩子们对足球的认识和理解。高嘉经常打开电脑上的文件夹,一遍又一遍地翻看孩子们的作品。他坚信疫情终究会过去,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会响彻球场。(实习记者 邓芳嘉)